內蒙古探索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指導員制度
日前,從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今年以來,該局探索建立起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指導員制度,已收到成效。該局通過向內蒙古自治區103個旗縣區市場監管部門派駐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指導員、建立監察檢驗協同聯動機制的創新舉措,為該區45萬臺套特種設備筑起安全防線。這標志著該局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從“單一執法”向“技術賦能”轉型邁出關鍵一步。
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針對基層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專業力量薄弱、技術支撐不足等現實挑戰,創新“派駐技術力量﹢屬地安全監管”協同機制,委托內蒙古自治區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統籌選派百余名技術骨干,以“定點派駐”“專人對接”“機動支援”等多種方式下沉至103個旗縣區,形成“一旗縣區一指導員”的網格化技術服務體系。
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指導員既參與風險研判、隱患排查等實戰環節,又通過手把手技術指導幫助基層監察人員提升識別重大風險隱患能力,實現“輸血”與“造血”雙軌并行。此外,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指導員將按季度參與監察部門風險分析研判會商會議;運用大數據分析鎖定高風險特種設備,為監察部門提供風險研判動態數據;針對企業個性化需求,協調專業技術力量統籌提供一站式技術服務。
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指導員制度創新聚焦“三個融合”,即安全監察與檢驗檢測信息共享、日常監管與風險研判深度關聯、行政執法與技術指導有機融合。制度設計突出全鏈條管理理念,構建“發現問題—技術研判—整改銷號”安全監管閉環。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指導員通過工作日志實時記錄隱患排查進展,對區域性、苗頭性安全隱患啟動風險提示預警;通過該區特種設備信息化監管平臺,實現檢驗意見書即時推送、隱患整改在線督辦。此外,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指導員還能發揮聯絡員作用,溝通上下、聯系左右,助力“技術監督”融入行政監管,提高特種設備監管工作質效。
據了解,為更好地構建起“體檢式監管、服務型執法”的新型市場監管格局,內蒙古自治區首批263名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指導員已于6月底開始全面進駐122個監察機構。該局將持續推廣這項制度,推動該區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將工作重心從“事后處置”轉向“事前預防”,為守住內蒙古自治區特種設備安全底線、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日前,從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今年以來,該局探索建立起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指導員制度,已收到成效。該局通過向內蒙古自治區103個旗縣區市場監管部門派駐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指導員、建立監察檢驗協同聯動機制的創新舉措,為該區45萬臺套特種設備筑起安全防線。這標志著該局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從“單一執法”向“技術賦能”轉型邁出關鍵一步。
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針對基層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專業力量薄弱、技術支撐不足等現實挑戰,創新“派駐技術力量﹢屬地安全監管”協同機制,委托內蒙古自治區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統籌選派百余名技術骨干,以“定點派駐”“專人對接”“機動支援”等多種方式下沉至103個旗縣區,形成“一旗縣區一指導員”的網格化技術服務體系。
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指導員既參與風險研判、隱患排查等實戰環節,又通過手把手技術指導幫助基層監察人員提升識別重大風險隱患能力,實現“輸血”與“造血”雙軌并行。此外,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指導員將按季度參與監察部門風險分析研判會商會議;運用大數據分析鎖定高風險特種設備,為監察部門提供風險研判動態數據;針對企業個性化需求,協調專業技術力量統籌提供一站式技術服務。
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指導員制度創新聚焦“三個融合”,即安全監察與檢驗檢測信息共享、日常監管與風險研判深度關聯、行政執法與技術指導有機融合。制度設計突出全鏈條管理理念,構建“發現問題—技術研判—整改銷號”安全監管閉環。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指導員通過工作日志實時記錄隱患排查進展,對區域性、苗頭性安全隱患啟動風險提示預警;通過該區特種設備信息化監管平臺,實現檢驗意見書即時推送、隱患整改在線督辦。此外,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指導員還能發揮聯絡員作用,溝通上下、聯系左右,助力“技術監督”融入行政監管,提高特種設備監管工作質效。
據了解,為更好地構建起“體檢式監管、服務型執法”的新型市場監管格局,內蒙古自治區首批263名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指導員已于6月底開始全面進駐122個監察機構。該局將持續推廣這項制度,推動該區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將工作重心從“事后處置”轉向“事前預防”,為守住內蒙古自治區特種設備安全底線、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 北京發布2024年營商環境建設白皮書(2025-07-04)
- 浙江出臺互聯網互動廣告合規指引(2025-07-04)
- 內蒙古探索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指導員制度(2025-07-04)
- 湖南科技賦能廣告監管構建多元應用場景(2025-07-04)
- 湖北啟動夏季餐飲安全護航行動(2025-07-04)